寶雞市鳳翔區:“四三四五”工作法提高公務員平時考核質量
自2021年8月鳳翔區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公務員平時考核基層聯系點以來,鳳翔區委組織部全面貫徹落實《公務員平時考核辦法(試行)》,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目標,堅持“四力同向”,緊盯“三個關鍵”,建立“四項制度”,抓實“五個掛鉤”聚力提高公務員平時考核質量。
堅持先行先試,結合宣傳提升示范帶動力
鳳翔區委組織部堅持試點先行,牢固樹立干在平時、比在平時、優在平時的鮮明導向。堅持“四力同向”,為考核實施聚力,明確“怎么推”。嚴格按照“全面推行,先行先試,總結完善,示范帶動”要求,狠抓部署推進,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進公務員平時考核聯系點工作。
領導推動力。及時成立公務員平時考核領導小組,專題學習政策法規,安排部署工作任務,高站位謀劃、高規格推動、高標準落實。組織部門認真履行牽頭抓總職責,先后組織召開部署會、培訓會和推進會,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工作責任。
示范帶動力。優選基礎較好的3個鎮、3個部門和3個參公單位,作為區級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試點單位,加強跟蹤問效、精準指導,推進先行先試。分批次組織各單位到聯系點現場觀摩、學習經驗。
宣傳發動力。編發《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流程圖》《公務員手冊》《審核領導手冊》《單位管理員手冊》及操作視頻,解讀政策、答疑解惑。推行“掛圖作戰”,明晰時間節點、目標任務、完成時限,推進工作落實落細,開設“公務員平時考核”專欄,定期推送工作要求、經驗做法、先進典型,凝神聚力促提升。通過召開座談會、交流分享會等,推介典型案例、特色亮點、先進模式,推動各鎮、各部門交流提升。
督查促進力。定期開展調研督查,建立落實月調度、季通報、考核結果備案制度,按季下發《工作通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實際問題。各鎮、各部門建立督導機制,通過突擊檢查、電話抽查、走訪了解、個別座談等方式,綜合運用提醒函詢、督辦函、通報批評等措施,對平時考核工作不重視、成效不顯著和報備不及時的單位進行督促整改。
圍繞落地落實,優化考核制度執行
鳳翔區委組織部緊盯“三個關鍵”,為考準考實立標,聚焦“考什么”。落實考準考實要求,緊盯“考核指標、重點環節、審核流程”三個關鍵,不斷完善指標設置、優化考核流程、構建閉環考核體系等重點環節,考準考實干部日常表現,不斷提高考核工作科學化水平。
考核指標精細化。建立四項指標“考”。堅持“干什么考什么”原則,加強分類指導,根據單位職能,年度目標任務和承擔臨時性工作任務,結合公務員類別以及崗位職責,科學設置每名公務員的考核指標。黨委部門考核側重政治素質、管理水平和工作作風;政府部門考核側重工作態度、業務能力、工作實績和行風評價;鄉鎮基層考核側重任務落實、聯系村組和為民辦事。推行差異化考核,緊扣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設置“共性、個性、特色亮點、負面清單”四項指標,通過“共性、個性指標得分、特色亮點加分、負面清單減分”進行綜合評價賦分,有效解決平時考核量化難、打分難等問題。
考核流程規范化。做實四個環節“考”。堅持“先下后上、上下結合、同級互評”的考核流程,抓實“周紀實、月小結、季考評、年評鑒”四個環節,形成“個人有紀實小結、領導有提醒評鑒、結果有反饋整改”的全鏈條考核,實現年終一次性考核向平時常態化考核轉變。
審核評鑒合理化。實行三級審核“考”。季度互評設置“股組長(一級評)、分管領導(二級評)、主要領導(三級評)”審核評鑒流程,引入內部互評、公示、申訴等環節,嚴控40%“好”等次比例,客觀公正以實績表現定等評級,不斷增強平時考核公信力。
考核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定制研發公務員平時考核管理平臺,聚力實現公務員平時考核、定期考核、年度統計等各項工作“一網”統管、“一平臺”辦理。探索建立集領導評價、民主測評、考核定等、加減分等考核指標的數字化模塊,形成公務員個人考核結果、成長檔案“云端”大數據,有效提升了公務員管理效能。
精準精細考核日常管理,建立完善考核配套制度
建立“四項制度”,抓考核機制創新,探索“怎么促”。在把握總體要求、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守正創新、積極探索,聚焦“怎么促”,建立“四項制度”,做實平時考核日常管理。
建立組織保障制度。成立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為副組長的聯系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平時考核專班,制定印發《寶雞市鳳翔區公務員平時考核聯系點工作方案》,確保公務員平時考核高點謀劃、高效推進。
建立監管配套制度。建立定期交流、分析研判、下沉指導、約談通報等制度,先后召開專題研討會12次,下沉單位調研42次,下發周通報、月通報、季通報18次,確保過程真實準確、規范有序。
建立培訓指導制度。設置系統研發端、區級管理端和考核單位端三級管理,舉辦平時考核管理平臺業務培訓會3次,用好“一圖三手冊三視頻”(平時考核工作流程圖,公務員、審核領導、單位管理員操作手冊和操作視頻),精準指導各單位運用平臺開展考核工作。
建立學習交流制度。采取定期集中學、交流研討學、個人自學和線上線下學相結合的方式,學思踐悟中省平時考核辦法和相關制度規定,領會精神實質、核心要義,提高認識、指導實踐、促進工作落實。線上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等全國公務員平時考核聯系點加強互動交流工作。線下組織工作專班干部赴咸陽市、銅川市、安康市漢濱區、石泉縣等地區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互促提升。
評先評優樹立了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
抓實“五個掛鉤”,將考用導向樹牢,強化“怎么用”。探索平時考核結果與被考核單位和公務員雙向運用新途徑,樹立比學趕超干事創業導向。將公務員平時考核嵌入年度考核、評優樹模、不足提醒、發展黨員、考察任用全過程,強化考核成果運用,切實增強考核實效。
年度考核掛鉤。將平時考核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提高分值權重,工作成效作為核定本單位優秀公務員比例的重要依據,實行上下浮動,提升平時考核工作質效。
評優樹模掛鉤。將平時考核結果與日常和年度評優評先相掛鉤,明確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人選從當年平時考核結果“好”等次較多且無一般、較差等次的公務員中產生。在推薦日常和年度各類先進典型時,優先從平時考核“好”等次較多者中產生,營造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不足提醒掛鉤。將《干部不足提醒促成長制度》融入平時考核,通過季度考核定期提醒、日常工作隨機提醒,實現不足提醒常態化,對平時考核結果連續多次為較好以下等次的,實施“季度回訪”、“導師幫帶”等措施,促進公務員在提醒整改中賦能成長。
考察任用掛鉤。建立干部成長檔案,把查閱平時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考察任用的前置程序,對平時考核多次被評為“好”等次,在選拔任用、職級晉升時優先考慮。
黨員發展掛鉤。在發展黨員中核查公務員平時考核結果,作為“積極分子確定、發展對象確定、預備黨員接收、預備黨員轉正”四個關口前置條件,嚴把入口關,不斷提高發展黨員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