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扎實推進“大聚合強黨建”行動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韓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大聚合強黨建”行動為統攬,聚焦服務市委中心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務實導向、結果導向,主動“改錯題、補短板”,大力實施支部創品牌、黨員亮身份、好班子好干部考評等活動,持續鍛長板拓優勢、固底板補短板、育典型樹品牌、激活力聚合力,有力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全面規范、全面提升。
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引領 把牢黨建“定盤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加強政治理論武裝。開展“百名書記講黨課、萬名黨員聽黨課”活動,市委主要領導帶頭宣講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為中青年干部上黨課、深入校園為全體師生上思政課,市級領導深入包聯鎮(街道)、黨建聯系點講黨課;舉辦縣處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2期,緊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干部能力弱項,制定全市2022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36個主體班次,完成25個,累計培訓3000余人次;高質量完成“黨課開講啦”精品黨課《東渡 東渡》,全市干部網絡學習綜合排名全省第三。
注重黨性修養錘煉。深挖韓城紅色資源,黨費列支115萬元支持薛峰水庫事跡陳列館建設、韓城第一黨支部舊址擴建、城南村八路軍東渡舊址建設;大力宣傳薛峰水庫建設者群體展現出的為民情懷、斗爭勇氣、科學態度、拼搏干勁、奉獻品格,分批次組織各條戰線黨員、納新黨員代表開展“尋訪紅色印記、銘記入黨誓詞”黨性教育600余次,各基層黨組織以讀書分享比賽、設置專欄、座談會等形式開展“平語近人”主題黨日活動300余場次;舉辦全市黨務干部、發展對象專題培訓班11期800余人次,引導全體廣大黨員干部以思想上的堅定引領方向上的正確。
抓實黨員思想建設。扎實舉辦中青年干部培訓班,5名市級領導、8名部門主要負責人圍繞“韓城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作輔導報告,聚焦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開展研討3次,各培訓學員通過在本單位、本系統談體會、分享培訓成果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培訓效果;對2021年度中青年培訓學員進行再提升學習,有序推進干部培訓進政法系統、領導干部學網懂網用網能力培訓工作,不斷廓清干部思想認識、清醒認識差距不足、堅定扛穩職責使命,重樹發展信心。
以“活力提質”為目標 扎實推動黨建品牌化創建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才能枝榮。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強化黨支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從固本強基、增強活力、體現特色、注重實效入手,切實加強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牢黨的工作組織基礎。
重基礎,讓支部品牌建設最大化。開展村級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百日攻堅”行動,集中精力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筑外觀、標識標牌、功能設置等進行規范提升。嚴格落實“八個一”機制,推進軟弱渙散整頓工作持續轉化。對標“兩新”組織“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要求,組織10家高星級黨組織“一幫一帶”10家低星級,有效解決被幫帶對象黨組織覆蓋難、活動開展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
重規范,讓支部品牌建設實效化。健全完善黨員承諾踐諾量化積分管理辦法,明確評分標準,落實每季度公示要求,充分激發黨員活力。印發《進一步規范黨務工作者管理的通知》,建立1800余名黨務干部信息臺帳,深化問題自查和立行立改,持續鞏固清查整治突出問題規范黨務工作成效。成立6個督導檢查工作組,集中1個月時間對全市1200個基層黨組織落實黨內制度及黨務干部配備等工作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下發通報2期,不斷提升全市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
重機制,讓支部品牌建設制度化。出臺“一規定兩辦法”,嚴格落實“四個捆綁”,加大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的暗訪督查力度,下發通報2期,約談提醒派出部門8家、駐村干部18名。探索實施物業黨建聯建模式,建立小區黨支部119個,組建物業企業黨組織8個,為24個物業服務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覆蓋率達到100%。以抓好黨員組織生活為突破,各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每月對村(社區)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層黨建制度落實情況情況進行一次審閱,每季度對駐村工作隊員工作日志進行審閱。
以“織密建強組織體系”為突破 引領城鄉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探索“黨建+網格”治理工作模式,把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作為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以“繡花”之功持續推進基層治理,全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繡出精細網格線,撬動治理“大格局”。市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全市城市基層治理專題研討會和基層治理“網格化”工作座談會,針對城鄉社區人、地、物等自然分布和服務管理狀況,優化設置網格8317個,健全完善“六個統一”標準,探索創新網格編碼,使每一個網格都有獨立編碼,進一步厘清網格邊界,明確責任到人。持續推進“1+2+N”工作機制,將網格員和12345服務熱線“雙劍合璧”,讓網格員既是群眾訴求收集員,又是熱線工單辦理員。
建立兩支服務隊,問題解決“在門里”。統籌全市62個部門4723名黨員干部組建志愿服務隊和應急預備隊69支,建立“平戰轉換”機制,“平時”下沉街道、社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戰時”由應對辦指揮,參與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開展全員培訓和實戰模擬演練,組織下沉網格開展“敲門行動”,不斷提高兩支隊伍應急處突、個人防護及應急救護等方面能力,確保作用發揮最大化,做到平時有求必應,戰時一呼百應。
全域聯動優服務,服務群眾“有力道”。探索中心城區街辦之下“片區、社區、小區”三類城市管理單元綜合治理服務體系改革,下沉民生、衛健、社保、市場等領域便民服務事項63項,選派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黨員干部代辦員357人,主動為服務對象提供“保姆式”服務。實施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建立“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社區工作者月平均收入增幅900元。堅持“1234”工作法,開展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攻堅行動,累計服務群眾200余人次,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以“黨員亮身份”為切入點 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緊緊圍繞抓好“后繼有人”這個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大計,嚴把黨員入口,抓實教育管理,強化監督考核,有效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亮身份,強化黨員意識。舉辦2022年黨務干部專題培訓班,切實推進市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黨務干部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業務能力,提升基本制度落實質量和實效。成立6個督查組對各級黨組織“大聚合強黨建”行動推進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8個鎮(街道)黨(工)委機關黨員及村干部、第一書記等佩戴黨員黨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下發通報1期,確保全市黨員嚴格執行“五必戴”。
作承諾,完善責任制度。健全完善黨員承諾踐諾量化積分管理辦法,根據崗位職責,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承諾踐諾,努力做到“為他人服務,讓群眾滿意”。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主題黨日活動的通知》,持續規范主題黨日活動內容、形式及程序,將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情況納入積分制管理,按照積分情況定期進行評定公示,確保活動不重樣不走樣,切實增強了對黨員評價的直觀性、真實性和可操作性。
樹形象,立足崗位奉獻。創設“十個一”活動,市委常委帶頭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36人;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219枚。圍繞“十項重點工作”和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共創建“黨員示范崗”4500余個,打造了“名醫社區行”“律師進社區”等一批群眾歡迎的志愿服務品牌,涵育了禹明宮社區“六融六推促治理 精準服務全方位”、象山中學“5321”、新城三小“一旗一崗一團隊”等優秀黨建品牌,積極解決民生急難愁盼問題1萬余件。
以“好班子好干部考評”為抓手 樹立在基層一線淬煉干部的鮮明導向
始終堅持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激勵廣大干部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擔當作為,為建成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注入強大動能。
優化考評方式方法。將“十項重點工作”、市考任務、重點工作等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對承擔“十項重點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十大計劃”、重點中心工作任務的責任考核單位,在設置考核具體指標和分值時予以重點考慮。持續深化“一考三評五印證”,將197名干部納入“優秀干部庫”,39名干部納入“預警干部庫”,梳理90余條負面信息,建立干部負面信息庫。
加大結果運用力度。聚焦我市發展和干部隊伍建設實際,注重在一線錘煉干部,累計選派371名優秀年輕干部深入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信訪維穩等主戰場,特別是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建立27名市級領導“1+1”結對包聯幫帶機制,選派95名優秀干部到防疫一線培養磨練,并結合干部現實表現,從一線提拔使用干部5人,切實讓年輕干部在實戰中鍛煉、在崗位上成長。
定期開展述職評議。各鎮(街道)黨(工)委組織轄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開展“一述一測一評”季度述職和“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觀摩活動36次,部門黨組織開展黨建示范點觀摩暨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宣講活動41場次,通過“聽、看、評”等觀摩方式,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能力,擴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思路,助力人居環境“持久美”,用對標一流、爭先創優的勁頭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下一步,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決扛起“重整行裝再出發、浴火重生開新局”的職責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