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縣:構建“五大體系”推動城市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

陜西先鋒網

今年以來,黃陵縣精準把握城市組織形態多元化、社會治理復雜化、居民需求多樣化的趨勢,以構建城市黨建“五大體系”為抓手,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突出五級聯動,構建協調運轉的組織體系。建立縣、鎮(街道)、社區、網格、樓宇五級組織體系,層層分類吸納有關駐地單位、物業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負責人定期召開城市黨建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進展、研究分析對策、解決突出問題,動員駐地單位發揮職能優勢,分解落實共建任務,做到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五事聯辦”,形成縣委統攬全局、街道牽頭負責、社區具體實施、部門共同參與和上下協同、互聯互通、密切配合的聯動體系。今年以來,各級先后召開聯席會議20余次,分解落實治理任務31項。

突出共駐共建,構建深度融合的黨建體系。以打造“區域化城市黨建聯盟”為核心,建立需求、資源、項目清單,采取“組織聯動、資源聯享、黨員聯管、活動聯辦、服務聯做、績效聯評”的辦法,推動城市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利共贏。以加強社區“兩委”班子建設為重點,加大干部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和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力度,通過黨日活動同開、環境衛生共管、社會事務齊抓,定期開展組團式、項目化服務,充分發揮駐區單位和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小區治理等方面作用,實現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

突出重心下移,構建齊抓共管的治理體系。依托“黨員打卡、群眾掃碼”城市黨建智慧社區平臺 ,把黨建、綜治、民政、城管等各類網絡整合成“一張網”,科學設置網格140個,配備網格員201名,常態化選派26名執法聯絡員下沉社區,建立“大城管”指揮中心,落實駐地單位黨組織聯合解決噪音擾民、私搭亂建等“老大難”問題76個,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0余件,服務居民3000余人次。推行“2345黨建工作法”打造紅色物業,建立社區和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企業聯動運行機制,解決基礎差、停車難等小區治理問題37個。

突出需求導向,構建全域覆蓋的服務體系。以黨員和群眾需求為導向,采取“四位一體”服務模式,建立綜合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落實錯時延時、無假日值班、一窗受理、預約上門、代辦領辦等措施,為黨員群眾提供社會保障、文化娛樂、扶貧幫困等服務。以協議方式引進“紅色家政”“紅色義工”“四點半”小課桌等專業性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社區志愿者服務隊12支,建立治安巡查、應急救援、家電維修、醫療健康、法律服務等6個小分隊,開展“組團式”進社區服務活動90場次,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問題。

突出改革創新,構建科學完善的保障體系。以深化街道職能轉變為重點,建立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扎實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全面清理規范政府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各種牌子,逐步減少取消職能部門對街道的直接考核,賦予街道社區相應職權,推動人、財、物等各類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建成高標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9個,擇優選派5名科級干部兼任社區黨組織書記,新增社區工作人員49名,其中協調落實社區公益性崗位25個,足額兌現社區工作經費,確保社區有人干事、有錢辦事,為抓好城市黨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時間:2022-06-15 11:01:12 來源:延安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