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實施“十鎮百村雙強+”行動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為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號召力、組織力、執行力,今年以來,大荔縣通過實施“十鎮百村雙強+”行動,積極探索“黨建+”新模式,創建“五個振興”樣板村,以點串線、以線成帶、以帶促面,走出一條“黨建強、發展強、產業旺、鄉村美、治理好”的鄉村振興新道路,為鄉村振興點燃“新引擎”。

黨建引領,精益求精抓“點”。制定《大荔縣“十鎮百村雙強+”行動實施方案》,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聚焦組織建設、聚力產業發展、聚效基層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整體功能和引領作用,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深化村級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星級村黨組織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實施“十鎮百村雙強+”行動,以沿國省道鎮(街道)村為重點,每個鎮(街道)創建1~2個“黨建+五個振興”樣板村,示范帶動全縣272個村過硬達標,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鄉村振興,實現黨建強、發展強。

樣板帶動,分類推進連“線”。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分類創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樣板村,明確五類樣板村的17條具體標準,產業上聚焦做強主導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增收致富;人才上選優配強干部隊伍,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匯聚多方人才合力;文化上打造文化陣地,豐富文化活動,創新文化載體;生態上實現除臟治亂、造綠添彩、管控保護、業態融合;組織上做到組織體系完善,陣地建設規范,運行管理有序,治理服務有效,實現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全縣各鎮(街道)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任務具體、責任到人的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扎實推進,集中打造32個有特色、有亮點、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村,構建一條大荔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示范聯通,提質增效擴“面”。通過縣、鎮(街道)、村三級聯動,健全工作機制,實行“月考核、季觀摩、年總評”機制,對創建進展快、工作成效好、綜合評定靠前的村給予一定數額的獎補,對工作遲緩、效果不佳的鎮村,對黨委書記進行約談,并在年終目標責任考核予以扣分。對工作推進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和挖掘,并利用網絡媒體、宣傳欄、微信平臺等載體,積極廣泛宣傳,激發黨員和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生動局面和濃厚氛圍。在做優做強樣板村的基礎上,不斷輻射帶動周邊村的發展,引領帶動全縣鄉村齊發展共達標,有力促進全域建強全域提升,構建以村黨組織為“圓心”、“黨建+五個振興”樣板村為“半徑”、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周長”的功能圈,形成“縣有品牌、鎮有典型、村有特色”三級鏈式梯次,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構筑大荔鄉村振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