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縣:黨建引領譜華章 昂首闊步新征程

陜西先鋒網

2021年,黃龍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高質量推進黨建、干部、人才工作實現新跨越。

堅持學史力行 踐行為民宗旨

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兩個作用”,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一是抓思想提升,強宗旨意識。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重點,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一月一主題、一月一分享”,舉辦讀書班2次、專題研討分享19次。各級黨組織打造“四個課堂”,開展“黨史故事大家講”106場,開通“大喇叭小廣播”252個,流動黨校下鄉宣講72次,讓“黨史之聲”響徹基層。二是抓民情察訪,明用力方向。開展線上征集民意和“六進”走訪活動,建立黨員領導干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包抓聯系點制度,現場辦實事505件,排查矛盾糾紛211起,縣級確定重點項目10件,鄉鎮部門確定重點項目163件。三是抓落地見實,解“急難愁盼”。在抗洪救災、疫情防控中,縣委組織部第一時間下撥黨費用于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破解集體經濟空殼村30個、下放行政許可21個、推廣“民情110”開展“群眾辦事、干部代辦”774項,推進10所學前教育標準化建設,建成“行走的醫院”42個,啟動建設北山公園,建成“微型”便民停車場8個,各級黨組織建立“實事小賬本”140個,為民辦事2753件。四是抓制度建設,建長效機制。實施臺賬管理、聯系包抓、公開承諾、進度月報、定期督查、成效評估六項制度,切實把實事辦實辦好。此做法代表延安市在全省“我為群眾辦實事”視頻大會上作交流發言,并在全市學習推廣。

慶祝“建黨百年” 展風采強黨性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重溫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 ,精心組織策劃系列慶祝活動。一是隆重召開全縣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暨“兩優一先”表彰大會,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23個、優秀個人61名,納新黨員151名。二是組織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縣級走訪慰問124人,發放慰問金11.05萬元。向132名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三是舉辦以“學黨史、知黨恩、強黨性”為主題的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推動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雙提升。四是廣泛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各級黨組織開展入黨宣誓、講黨課和優秀黨課展播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170余場次,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征集黨課13部,其中5部榮獲省委組織部優秀黨課;拍攝《延安兒女》微視頻4部,開設《黨史百年天天讀》《黨史故事100講》專欄,講好黨的故事,凝聚奮進力量。

五級聯動“高速路” 為民服務“零距離”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從根本上解決疫情防控人員力量不足、工作覆蓋面不全、防控效能不高等突出問題,黃龍縣創新建立“縣委領導、基層黨委落實、黨支部組織、黨小組聯戶、戶管人”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全縣14個黨委160個黨支部397個黨小組2944名黨員485名積極分子、志愿者聯組包戶,4萬余名群眾主動配合,積極參與,干群聯動聯心、聯防聯控,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在基層落地,具有組織調度“快”、工作推動“實”、雙向互動“活”、了解民情“全”、管理服務“精”的鮮明特點,實踐證明這是一個科學、高效、實用的應急體系,下一步可在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和有效處置森林防火、防汛救災等重大應急處突及基層治理中推廣應用。

強化人才培養 優化服務環境

堅持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夯實人才工作基礎。一是健全人才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建立黨政領導干部直接聯系人才制度,出臺《引進培養人才工作十條措施》《人才推動鄉村振興的意見》。二是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53人,其中“兩院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1人,剛性引進碩士研究生5人。三是建成科技、教育、基層一線等八類1039名本土人才智庫。實施青年人才返鄉進村工程,招聘選派47名大學生、退役軍人到村擔任鄉村振興專員,該做法榮獲全省組織工作改革創新優秀成果三等獎。四是建成全市首家科技人才工作站,設立5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建立人才服務窗口1個,建成市級水產院士工作站、中蜂專家工作站各1個。五是建設創業中心6個、入駐實體80個。發放創業貸款資金3793萬元,支持創業項目311個。成立黃龍縣水產院士專家服務團隊,建成生態工業園區、中藥材產業園區、中蜂試驗站和綠色生態文明展館等科研基地。組隊赴西咸新區秦創原考察學習,謀劃創新創業平臺黃龍智創原建設。

?

時間:2022-03-22 15:30:02 來源:延安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