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華州區緊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主線,以“四雁”工程為抓手,充分調動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農村黨員等鄉土人才作用,通過強隊伍、優幫扶、聚合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堅實力量。
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堅持“嚴管+厚愛”雙輪驅動,以“六個一”黨建工作職責為抓手,出臺《二十條措施》,將“四議兩公開”制度嵌入村級事務全流程,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優化調整村級后備力量“優選庫”,儲備后備人才470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166人,大專以上學歷126人,占比76%。以“學歷+能力”雙提升為路徑,啟動“頭雁學歷提升計劃”,精準摸排61名村黨組織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學歷提升需求,提升履職水平。對標《渭南市華州區村級黨群服務陣地管理使用規范》,從功能定位、服務標準、運行機制等5大方面細化26條具體措施,讓村“兩委”行動有方向、提升有參照,助推村級陣地從“地理集合”轉向“功能聚合”。
建強基層發展“生力軍”。堅持“選優、派強、管好”并重,聚焦“五類村”幫扶需求,精準選派72名政治素質高、執行能力強的第一書記,以“五項職責”為行動指南,推動幫扶力量“沉下去”、惠民實事“干起來”。包聯幫扶單位主要領導每季度“蹲點調研”,分管領導每月“一線督導”,以幫扶任務、跟蹤管理、待遇保障、考核結果“四個捆綁”為抓手,將駐村干部履職情況與單位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同頻共振”,幫助駐村干部駐村駐心。完善關愛激勵機制,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定期走訪調研,與駐村干部“面對面”談心談話,傾聽心聲訴求,傳遞組織關懷。
點燃先鋒引領“強引擎”。嚴把黨員發展關,從致富帶頭人、返鄉畢業大學生、優秀村干部等群體中吸納68名農村黨員,將他們牢牢鑲嵌在農村建設、集體經濟、鄉村振興一線,育好源頭活水。深化“雙諾雙評”機制,配套出臺黨員積分制管理評分細則,構建“承諾、踐諾、積分、評議”全周期管理閉環,推動黨員教育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針對流動黨員“管不住、聯不上”難題,創新在華州街道、杏林鎮成立流動黨員黨支部,探索“跨區域聯建”機制,與流入地黨組織建立“雙向聯系、雙向管理、雙向服務”模式,將358名流動黨員納入臺賬管理,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