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新區:高質量推進“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近年來,新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堅持對標對表,夯實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以“四講四比”扎實舉措高質量推進“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講政策比思路,明晰責任促效能。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區級幫扶、街道負責、村組實施”的示范村建設專班和“1235”工作推動機制,2024年建立清單任務111條,完成任務111條,建立訴求清單40條,需解決問題28項,實際解決問題28項,完成項目清單建設項目26個。
講產業比增收,真抓實干促發展。圍繞“北部建都市休閑片區、南部建特色品牌片區、西部建融合發展片區”的思路,北部片區建成小農夫親子農場和玉皇湖畔露營地等休閑農業基地;南部片區建成櫻桃交易市場一座,櫻桃設施大棚500畝,櫻桃苗木繁育基地80畝,羊肚菌設施大棚22座;西部片區建成集“生產、銷售、電商”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片區。目前,建成冷庫20座,果品分揀線一條,電商中心一座、果醋生產線一條,預計6月份投入生產。
講建設比項目,提檔升級促根基。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建成農村供水工程46處,其中接入城市管網6處。以“八清一改”為抓手,通過以獎代補、巷道包抓、積分制等方式,將“集中整治”轉變為“常態長效”;2024年完成廁所改造938座,新建公廁4座,示范村戶廁衛生廁所達到100%;投資885萬元,改造野狐坡村、長命村等8個村的巷道,不斷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講治理比機制,強化引領促文明。深化黨建引領鄉村基層治理試點建設工作,健全“行政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全域推廣積分制、清單制。建立起“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27個,打造“法律明白人”村級隊伍135名,專職調解員54名,兼職調解員126名,化解矛盾糾紛347起。打造了咸豐路街道辦任家莊村、野狐坡村、玉皇閣村,正陽路街道辦陳坪村、趙家坡村等5個鄉風文明一條街。
新區將進一步創新思路舉措,加快推動“千萬工程”建設步伐,持續深化示范村建設。對照41項建設指標,對排查的13項短板弱項,制定25條補短措施。科技賦能推動產業發展。通過建立專家工作站、櫻桃社會化服務組織、組培實驗室、種質資源庫等,推動產業技術升級與成果轉化。加大資金投入推動鄉村建設。投入260萬元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戶衛生廁所改造,開展“種花植綠 扮靚鄉村”行動,種植各類花草40余畝,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新鄉村治理模式。積極推廣坡頭“同心講議會”、野狐坡村“大樹底下好商量”等工作法,引導群眾從“看戲人”轉變為“唱主角”,實現“群眾事、群眾提、群眾議、群眾定、群眾干”,凝聚合力辦好民生實事,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及時提煉總結工作經驗,廣泛宣傳好經驗、好做法,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