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黨建引領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新動能
近年來,涇陽縣推行以網格(小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行為核心的黨建引領“1358”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著力破解黨支部實體化(運行)難題,重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強化人才保障,夯實“黨建根基”。選派113名退職退休干部到網格(小區)黨支部任職,明確崗位職責和管理考核辦法,引導退職退休干部再次履職發揮余熱。創新推行“三育三定三審”培養教育考察工作法,為39名入黨積極分子確定工作職責,注重在工作實踐中考察入黨動機,磨煉干事能力,培養奉獻精神,累計發展黨員22名。成立小區民主協商委員會,實行“356”協商議事機制,暢通議事渠道,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社區協商民主治理新路徑。
推行網格管理,激活“神經末梢”。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居民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把城市社區升級為黨總支,劃分網格(小區)黨支部31個、網格黨小組64個、居民黨員中心戶240個。開展社區網格(小區)黨支部陣地三年提升行動,投資21.6萬元,在涇河首府、萊茵東郡等小區打造“涇誠紅管”16個,評選網格(小區)示范黨支部7個,紅色物管8個。認真落實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促進基層治理水平提升的七條措施,組建業委會(物管會)68個。
加強互聯互通,推進“整體聯動”。搭建“1+5+N”城市社區黨建聯盟平臺,由社區黨組織牽頭,聯盟成員發揮自身優勢,齊心協力開展工作,逐步形成“社區呼吁、居民參與、單位助力”的聯盟格局。依托“涇誠驛家”便民服務中心,推行網格(小區)黨支部與物業企業(駐區單位)雙向聯動,交叉任職,在涇河首府、匯豪甜城等小區打造便民服務中心,將便民服務陣地延伸至網格(小區)。建立服務事項清單,用好“涇誠黨員”“涇誠金牌”等5支隊伍,為居民群眾提供快遞代收、費用代繳等各類暖心服務,讓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組織、享受便利服務。
聚焦優化服務,實現“黨群一心”。持續深化“雙報到·為民行”活動,組織2967名黨員志愿者下沉小區,圍繞城市黨建、小區治理、環境提升等方面,簽訂《共建共治共享協議書》,引導廣大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作貢獻”,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115件。打造“平安社區”治理名片,依托涇誠格格(社區綜治中心),發揮社區矛盾調解室作用,有效調解化解各類問題77件。針對小區“一老一小”,打造“關愛老人·呵護兒童”新時代文明實踐名片,深入開展“義診”“義剪”等志愿服務活動115場次,服務居民56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