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駐村幫扶都是單打獨斗,自從開展第一書記‘組團服務’以來,我們在鎮級幫扶團集中各幫扶單位以及各個第一書記潛在能量,統一調配,集中力量握緊拳頭定向出策,幫扶成效得到了明顯提升。”8月7日,白河縣住建局派駐中廠鎮迎新社區第一書記周滿對筆者說。
如何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在鄉村振興中的核心作用?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凝聚力量?2023年以來,白河縣實施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模式,通過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產品共銷等方式匯聚各方智慧力量,不斷提升幫扶工作質效,讓鄉村振興合力更足、活力更強、成色更優。白河縣茅坪鎮第一書記聯席會議現場。
婭美泰制襪廠是茅坪鎮黨委聯合鎮域內11名第一書記以及選派單位資源優勢共同招商引進的的社區工廠,年產值2000余萬元,日用工100余人。在這里就業的人基本上能夠實現月工資3000元左右,因為能夠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婭美泰制襪廠就成為茅坪鎮穩崗就業的一張名片。
共過組織生活、共享幫扶資源、共抓社會管理、共解就業難題。對于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安康市招商局派駐茅坪鎮茅坪社區第一書記王晨光的體會更深。
他介紹,在第一書記“組團服務”中,鎮級服務團通過第一書記,將政府所在地的16家社區工廠用工信息同其他村(社區)共享,各村(社區)將不能外出的婦女組織起來進入社區務工。這樣不但解決了各村(社區)的就業問題,而且通過就業增加了群眾收益,有效杜絕了返貧現象的發生,為鞏銜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
2024年,返鄉創業的陳定海為了擴大木耳種植產業,計劃通過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拉長產業鏈。但是由于企業注冊地土地資源受限,擴大生產因為土地流程受阻,在鎮級第一書記聯席會議上,由兼任鎮級服務團的鎮黨委書記進行資源調配,最終在朝陽社區為陳定海解決了生產用地。組團服務打破了以往單打獨斗的幫扶方式,將各幫扶單位資源最大化釋放出來,為駐村幫扶工作凝聚了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力量。茅坪鎮包聯茅坪社區干部說。此外,第一書記“組團服務”針對當地的辣椒產業,建立了辣椒產業“產+銷”一體化發展模式,以朝陽村為主導,與其他15個村簽訂育苗保收合同,將全鎮的辣椒產業連點成線帶面,帶動群眾共同增收。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激發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內生動力。
在雙豐鎮陜西紅石綠能光電科技公司,來自天順社區的18位留守婦女在這里找到了就業崗位。據了解,這里接納了來自天順社區、雙安村等周邊村(社區)160多位務工者。而這里的用工統籌也是通過第一書記聯席會議解決的。據陜西紅石綠能光電科技公司負責人汪永安介紹,公司除了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而且還將一些配套設置的加工場地放在了雙安村,僅此一項也為雙安村提供了十幾個就業崗位。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將包括第一書記在內的每一個人的潛在能量都給激發了出來,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股有生力量。雙安村第一書記商國林說。
我們通過推行“組團服務、星級管理”模式,讓第一書記強強聯手、強弱抱團,凝聚智慧、共謀共策,實現“能力共進、服務共辦、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的“四共”目標。雙豐鎮組織委員鄢繼炎介紹說。
自從推行第一書記“組團服務”以來,全縣11個鎮級服務團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鄉村振興、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分享經驗。打通了部門與部門之間、村與村之間的信息壁壘,而且還為健全服務團運行機制組織第一書記開展交流觀摩、比武打擂、帶貨比拼、風采展示等活動。冷水鎮第一書記組團服務交流座談會現場。
第一書記來自各行各業,具有不同的資金、技術、文化、教育等資源優勢,是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寶貴資源和財富,號召他們充分利用選派單位的資源和能量,激發駐村干部內生動力,是我們推行第一書記“組團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白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程際高介紹說。
在卡子鎮,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參與土地林地征收3800余畝,完成房屋拆遷97棟2300平方米,修復損毀道路16.2公里,化解矛盾糾紛97起。今年以來,全鎮通過第一書記“組團服務”開展民情走訪2386戶、為群眾辦實事好事325件,發放連心服務卡4000余份,組織開展聯席會議2次,研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個,促進了駐村幫扶更深入,社會治理上水平。
為推動第一書記由“單兵作戰”轉為“聯合作戰”,白河縣堅持上下聯動、分級組建的原則,實行第一書記“整縣抱團”“一鎮一團”,建立“1+11+X”工作模式。成立1個縣級服務團,將駐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鄉村振興戰略“3+5”牽頭部門納入服務團,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現實問題。同時,成立11個鎮級服務團,由鎮黨委書記擔任團長,鎮黨委副書記任副團長,鎮域內所有第一書記為成員,整合駐村工作隊其他成員、第一書記選派單位負責人等力量,形成全覆蓋、廣吸納、動態開放的運行體系。截至目前,全縣11個鎮級服務團已組織開展各類共享共建活動,第一書記的生機活力進一步激發,各村發展的勢頭更加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