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構建“323”機制推動干部教育培訓提質增效
潼關縣始終把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重要抓手,探索構建“323”干部教育培訓新機制,著力在培訓內容、載體形式、成果轉化上精準施策,推動全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突出“三個”導向,理清培訓重點。突出政治導向。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必修課。2023年以來,先后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6期,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學習班5期,“金城大講堂”10余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化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突出專業導向。以提升履職能力為重點,聚焦基層治理、黨風廉政、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中心工作,分層分類分專題開展集中培訓15期1500余人次,提升領導干部解難題、促發展的能力本領。突出需求導向。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精準排摸收集各行業各領域培訓需求,制定《潼關縣2024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對培訓主體班次統籌謀劃,持續開展“一月一主題”培訓,引導干部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
建好“兩個”陣地,豐富培訓載體。高標準打造縣委黨校。發揮縣委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按照有領導機構、有場地設施、有授課教師、有培訓技術、有培訓內容、有制度保障的“六有”標準,實施縣委黨校改造升級項目,示范帶動全縣5個鎮街黨校建設,打通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切實拓寬干部教育培訓渠道。精細化建設現場教學點。用好本地特色優勢資源,聚焦黨史教育主題公園、楊震廉政教育基地、善車口戰斗紀念廣場等現場教學點,開發“黨史教育+警示教育+鄉村振興”教學路線,先后承接省市各類培訓班、主題黨日活動30余期,接待1000余人次。
創新“三種”模式,激發培訓活力。“線上+線下”模式。線上依托學習強國、陜西干部網絡學院、三秦大講堂等載體,把相關課程搬到網上,打造干部教育培訓“指尖課堂”;線下依托縣委黨校、金城大講堂等,分層分類舉辦各類主體班、專題講座、專業能力提升班,按需施教、精準施教。“課堂+基地”模式。采取案例分享、現場觀摩、交流互動等方式,邀請全國最美醫生劉永生、延安精神研究會成員、縣內師資庫講師等,為全縣黨員干部分享工作經驗;先后到寺角營村、秦王寨社區等地開展現場觀摩10余場次,不斷開闊干部眼界視野、拓寬發展思路。“講授+體驗”模式。綜合運用“上講臺”“下基層”“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專家授課10余場次,深入基層開展宣講400余場次,引導各級干部聯系工作實際學,在交流討論中提高學習實效,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