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以“四個一”為抓手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今年以來,乾縣堅持科學規劃,周密安排部署,以“四個一”為抓手,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守牢一個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在日常管理上“施實策”。堅持組織領導到位,建立縣、鎮(街道)、村三級防返貧監測網格管理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壓實三級網格管理責任,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數據維護及監測幫扶等日常工作。并通過每月印發的《工作導引》及周工作提醒等方式,實現防返貧監測工作任務清單化管理。目前已印發工作導引3期。在動態監測上“出實招”。采取日常篩查、重點篩查、全面篩查的方式,重點圍繞農戶“收入驟減、支出驟增”等情況,綜合考慮因病、因學、因災、因殘、因突發事件影響等因素,按照多渠道聯動、跨部門協作、鎮村核實的工作思路,全面收集分析存在的風險點,做到摸排篩查全覆蓋、風險隱患早發現、動態監測無遺漏。在培訓指導上“下實功”。為全面提升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業務水平,提高和增強干部在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乾縣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指南》及階段性工作部署,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專題培訓。同時,乾縣鄉村振興局按照包保責任制,對各鎮辦實行常態化業務指導,推動防返貧動態監測工作高效落地。

創建一批示范村。以“千萬工程”為統攬,以“四沿三建”為抓手,培育打造鄉村建設示范點。注重鄉村科學規劃。科學布局農村生活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態空間,引導不同類型村莊差異化發展,精心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精準幫扶提升經濟薄弱村,通過分類推進抓樣板,實現農村“形”的改善。2024年確定實施打造鄉村振興標桿村、重點村、產業提升村46個。注重鄉村建設提質。通過規劃引領,大力實施農村道路暢通行動、農村廁所改造、規模化水利工程、污水處理、農房宜居升級改造等,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村人居環境“質”的提升。注重文明鄉風塑造。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建示范、樹標桿,傳播弘揚正能量。并通過深化鄉土文化研究、傳統民居保護、修繕革命文化紀念地等措施,弘揚保護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把農村建設成農民身有所棲的美好家園、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園。

落實一批舉措。聚焦防范風險,下好“增收、政策、幫扶”三步棋,推動措施落地。下好穩定增收“先手棋”。在增收幫扶上持續發力,開展春風行動專場招聘、直播帶崗、入企探崗等特色招聘活動,加大公共崗位發布規模,保持招聘市場熱度,促進崗位供給、需求更好地銜接。充分發揮各類人力資源市場、線下零工市場快速匹配對接作用,提供“即時快招”服務。目前已開展直播帶崗2期,提供就業崗位2800多個。下好政策實施“核心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聚焦重點群體,以提升和保障脫貧群眾收入為核心,打好就業、產業、小額信貸、教育、消費幫扶、兜底保障等各類政策組合拳,全力提升脫貧戶、監測戶發展能力和收入水平。下好駐村幫扶“關鍵棋”。加強駐村幫扶管理,實行縣級主責管、派出單位跟蹤管、鎮辦屬地管的三級管理模式,串聯責任鏈條,建立督查考核七項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實行責任捆綁,提升駐村幫扶工作實效。

培育一批人才。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出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十項措施》《關于鼓勵引導專家人才向基層流動的具體辦法》《乾縣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等系列文件,保障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引領產業發展,聚焦人才引進,域內域外聯合,建隊伍強服務,組建專家服務團8個86人次,柔性引進省內外高校專家100多人次,建成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8個、候鳥式專家工作站3個,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3個,規模化發展雙矮蘋果、泔河酥梨、漠西大蔥、奶山羊養殖等優勢產業。重視鄉土人才。通過摸底調研、村鎮舉薦等形式,層層挖掘、動態掌握,將種養能手、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經營能人等各類人才登記造冊,吸納致富、技術能手等土專家210多人,評選縣管拔尖人才4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