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3年,旬邑縣創新工作機制,敢于擔當作為,強化隊伍建設、注重示范引領,不斷推動全縣組織工作提質增效,出新出彩。
聚焦凝心鑄魂,深化學習教育培訓。扎實抓好主題教育工作,堅持做到分類指導、清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突出縣級領導班子和縣級領導,抓實基層黨委(黨組)、黨支部,注重流動黨員、年老體弱、新就業群體,確保了全縣各項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抓實各類黨員干部培訓工作,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專題培訓班5期,“旬邑大講堂”專題培訓7期,培訓8600余人次。組織全縣農村黨組織書記在江蘇泰興、浙江大學舉辦專題輪訓班,推進黨員干部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加強紅色宣講教育,賡續馬欄紅色基因,在全市巡回演出《黨的利益在第一位》馬欄革命故事文藝宣講15場次,現場觀眾3萬人,線上觀看人數達30萬人,凝聚發展動能。
聚焦選育管用,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調整干部4批次190名,研判科級領導班子15個。儲備優秀年輕干部、黨外干部224名,選派61名年輕干部到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等一線鍛煉學習。年內招錄公務員31名,8名事業干部調任公務員崗位。加強干部監督,聚焦任前考察發現不足,開展日常提醒69人。委托審計部門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32人。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推動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加強駐村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推進“萬人幫萬戶·合力促振興”活動,常態化開展考勤系統抽查、視頻抽查、督導檢查,堅決整治“兩頭跑、掛名”現象,倒逼責任落實。開展“鏡頭問效”活動,確保駐村干部做到“一口清”。
聚焦示范引領,建強基層戰斗堡壘。推進農村黨建促優,深化“整鎮過硬、整縣提升”活動,創建市級過硬鎮1個;整頓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6個,抓建紅色美麗村莊2個。實施“能人興村”行動,引導162名“四類人員”進入村“兩委”班子,占比90.5%。組建黨員先鋒隊,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建成“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網格體系,配備網格員1091名,累計服務群眾5.6萬人次。推進傳統黨建促落實,打造機關黨建示范點10個,開展“六大提升行動”“三大攻堅計劃”,治理“三無”小區58個。成立物業行業黨委,組建居民小區黨組織36個,打造物業黨建示范點1個。深化“杏林先鋒崗”“零距離黨員示范崗”做法,培養“學科帶頭人”2名,創建“名醫工作室”3個,打造國企黨建示范點2個。推進“兩新”黨建工作特色保持,常態化開展“兩個覆蓋”攻堅行動,新建黨組織14家。建立醫藥、煤炭、蘋果行業產業黨建聯盟,構建了“1+X+N”開放式黨建工作體系。成立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指導站10個,提升“三新”組織黨建水平。
聚焦機制創新,抓實人才工作。健全機制體系,完善縣鎮村“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建立全市首家“融媒”人才驛站。建立各類專家人才智庫6個,收納人才3200余名,新申報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2個。加強招才引才,舉辦第二屆“人才興咸”暨第二屆“人才興旬”大會,聘任科技大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顧問等30名。召開鄉賢懇談會10場次,引導133名在外鄉賢返鄉興村。強化人才培訓活動,組織專家下基層、“人才+遠教”助力鄉村振興等各類服務活動5期,舉辦大型義診活動9次。開展“土專家”培訓60余場次,專題講堂11場次,培育育嬰師、電器焊工、面點師等服務人才50余名。
由旬邑縣委組織部組織指導制作的微視頻《吃西甜瓜,過“甜”日子》被《組織人事報》采用;拍攝的黨員教育電視片《西頭村的幸福路》榮獲第七屆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鎮頭村的田園牧歌》被省委組織部評為2023年度全省遠程教育一類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