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縣京兆村:遠程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增效

近年來,洛川縣交口河鎮京兆村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總目標,以黨員干部現代化遠程教育工作為切入點,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內容豐富、方式靈活的優勢,為鄉村振興賦能蓄勁。

量身定制學習內容,讓遠程教育往“心里走”

緊扣黨員群眾學習需求,把遠程教育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相結合,將每月收看遠教內容作為學習教育“固定動作”,以聽講座、看視頻、學案例、作交流的方式,強化鄉村社會治理、壯大村集體經濟、基層黨建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通過微信交流群、朋友圈、廣場戶外大屏等多渠道轉發分享學習資料,方便大家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著力提升黨員群眾政治理論素質。站點管理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電話回訪、入戶走訪等方式,充分征詢廣大群眾的學習需求,從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中精挑細選,根據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等群體特點,量身定制政策宣講、田間管理、蘋果種植和病蟲害防治、銷售技巧等學習內容,滿足不同群體多元化學習需求,實現教育資源個性化供給。

組建專家服務團,讓遠程教育往“深里走”

成立遠程教育專家服務團,吸納“五老”服務隊、“田秀才”、“土專家”、務果能手、非遺匠人、本村致富能手加入。服務團以務實、高效、靈活為原則,積極發揮自身特長優勢,深入村組、田間地頭,開展政策宣講、理論指導和技術培訓等服務。“五老”服務隊將黨的好政策、傳統文化、家風家教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秧歌、快板等形式,在農閑時吟詠傳唱,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編成快板,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家家戶戶。“田秀才”、“土專家”、務果能手將“課堂”延伸至田間地頭及群眾家中,結合本村實際開展蘋果管理技術培訓,提高群眾務果水平。非遺匠人通過線上線下教學展覽,傳授非遺技藝,展示非遺魅力,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同時,本村致富能手現身說法,變身學習“活教材”,開闊發展思路,增強群眾自主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在日常工作中,遠程教育專家服務團通過定期下鄉“出診”與日常在線輪值“門診”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活動,做到隨時解答與集中指導相補充,實現了全時段服務。

打造學用轉化基地,讓遠程教育往“實里走”

建立遠教站點與黨群服務中心聯建共享機制,搭建遠程教育學用轉化平臺,針對干部群眾常見的疑難雜癥開展專題培訓,增強黨員干部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將遠程教育學用轉化示范基地打造為黨員群眾培訓的新課堂、實用技術推廣的示范園、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呈現出廣大農民群眾利用遠程教育捕捉市場信息的意識增強、利用信息化推進農業產業化的能力增強、運用科學技術加快致富的能力增強的可喜局面。村級黨組織結合學習內容,努力探索符合本村實際的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受到遠程教育平臺《黃連不再苦》的啟發,京兆村于2021年盤活村級閑置宅基地,引進洛川縣長壽豆業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京兆豆腐廠,采用訂單農業合作模式,帶動群眾種植大豆、發展傳統手工豆腐加工,在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