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縣:形成抓作風促工作良性循環
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佛坪縣聚焦錘煉“勤快嚴實精細廉”工作作風,探索實施干部作風正負面紀實,推動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的良性循環。
聚焦實績成效,明晰紀實內容。為更好發現埋頭苦干、實績突出、作風過硬、群眾公認、敢于“虎口奪食”、爭搶“紅旗”的干部;揪出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慢作為、亂作為的干部,結合佛坪縣實際,出臺《佛坪縣干部作風正負面紀實辦法》。該辦法聚焦履行崗位職責、承擔主要考核指標、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加強黨的建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鞏固銜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明確10類正面紀實和20類負面紀實情形,用數據說話、實績作證,全面客觀準確掌握全縣干部日常工作情況,目前正面紀實270次、負面紀實17次。
突出及時采集,確保紀實全面翔實。堅持“誰提報、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按照單位及時申報和縣委組織部定期梳理、研判相結合的方式,有正面紀實情形后,由單位黨組織及時報送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梳理匯總各單位報送的紀實內容,經審核后計入臺賬;負面紀實資料由紀實單位和考核辦等15家評價單位共同提供,縣委組織部定期會同評價單位對全縣負面紀實情形進行核實,對弄虛作假、瞞報漏報單位,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進行負面紀實。確保紀實內容全面及時、準確真實。
強化結果運用,凝聚干事創業共識。把紀實作為干部日常工作成效的重要評判依據,與干部的提拔使用、職級晉升、獎懲、培訓等直接掛鉤。對正面紀實內容多、“含金量”高的干部,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或晉升職級;對有負面紀實的干部,由縣委組織部或所在單位黨組織進行提醒談話、函詢、誡勉、崗位調整。切實把干部的責任心、注意力、興奮點引導到立足崗位、干事創業上來,讓“干部用心干事、實績群眾公認、進步組織關心”成為共識。正負面紀實制度實施以來,對12名正面紀實較多、“含金量”高的干部進行了提拔和職級晉升,對11名負面紀實干部由單位黨組或縣委組織部進行了談心談話或全縣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