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四向”發力強基礎 基層治理見實效

陜西先鋒網

近年來,陜西省咸陽市永壽縣持續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度、精確度、精準度,形成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有序高效的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格局,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橫向筑網,構建基層治理體系。強化組織保障,確保任務落實。永壽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縣委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等20個單位為成員單位,總體謀劃部署,審議全縣城市基層治理工作規劃、年度計劃等,加強政策研究,提出解決“三無小區”治理等城市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問題的措施辦法,協調街道、部門(單位)聯動解決問題,組織開展全縣城市基層治理工作落實情況督促檢查,指導監軍街道城市基層治理領導機構工作。

做實網格化管理,提高工作質效。按照“便于治理、便于服務、便于自治、精簡效能”原則,健全組織、政法、公安、住建、民政等部門“全科網格”共建機制,將7個社區劃分為31個網格,加速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匯聚參與城市建設、強化基層治理、推動振興發展的合力勢能。按照“1+N”模式配備專職網格員31名、兼職網格員86名,積極構建“黨建引領、法融網格、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模式。

搭建活動平臺,拓展服務功能。扎實推進社區活動陣地“三年提升”計劃,積極申請縣管黨費予以資金支持,采取劃撥擴建、修繕改造等方式,對監軍街道育才路社區、藥廠路社區、建設路社區、新永路社區原有陣地進行修繕改造,截至2022年12月,完成5個社區陣地改擴建任務。立足發展之需、群眾所急,著力打造“樂耆飯堂”“樂育學堂”“樂業窗口”“紅聯盟驛站”四大服務平臺,不斷拓展社區活動陣地服務功能。

縱向夯基,建強基層治理隊伍。健全制度,規范社工考核管理。根據永壽縣7個社區服務人口規模,初次核定育才路社區、藥廠路社區各配備10名社區工作者,其他5個社區均配備7名社區工作者。各社區黨組織班子由3人組成,居委會由5人組成。制定《關于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3次,提請政府工作會議審議通過,制定出臺《永壽縣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永壽縣社區工作者考核辦法》《永壽縣社區工作者薪酬管理實施辦法》,建立社區工作者三崗十八級等級績效薪酬管理制度,率先在全市范圍內完成社區工作者職業等級薪資套改,于2022年11月份全面施行。

包抓到戶,推動“雙報到·為民行”活動走深走實。采取單位黨組織包小區、黨員干部包戶的方式,形成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雙向管理、雙向督促的工作模式,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推動70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22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服務小區,確保黨員干部和職工應報盡報、人人參與,服從指揮、聽從安排,做到按時報到不缺席、志愿服務不離位。吸納包抓單位黨員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小區無職黨員、退休干部職工等人員,組建小區黨支部100個;結合社區人口類別實際,組建社區法律援助、敬老愛老、愛心托管等功能型黨支部30個。社區聯合報到黨組織積極開展平安創建、疫情防控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00余次,上傳服務日志5000余條。

以學促干,提高社工隊伍服務水平。每年由縣委牽頭組織社區黨組織書記、“兩委”成員及其他社工開展全員培訓,圍繞黨的政治理論、城市基層黨建、社區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社會工作實務等多個方面開展培訓學習,進一步提升社會工作者職業素養。建立城市社區基層治理“全響應、立即辦”服務機制,“三微”服務模式、“三級”網格體系、“三樂”服務平臺得到廣泛好評,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

軸向賦能,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化街道體制改革,扁平化管理提升效能。永壽縣撤銷社區中心黨工委,撤銷社區服務管理中心工作委員會,將全縣7個城市社區統一劃歸街道黨工委管理,進一步明確街道職能定位,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推進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黨建、行業系統黨建互聯互動;優化街道機構設置,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綜合設置街道黨政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實行扁平化管理。

新業態黨建聚力發力,延伸基層治理觸角。實施“紅聯盟”培育計劃,會同交通、市場、電子商務等職能部門,深入開展電商、快遞物流、外賣、貨運等新業態領域調研工作,組建快遞物流、貨運、電商等行業聯盟黨支部3個,先后舉行快遞物流行業聯盟黨支部、工會揭牌儀式和送清涼活動。建成“紅聯盟驛站”3個,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心理疏導、技能培訓、健康講座、子女托管、權益維護等定制服務,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移動探頭”作用,助力城市基層治理,黨在新就業群體中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創新工作機制,賦能基層治理?!笆昼姺杖Α惫ぷ鞣ㄟM一步深化平安社區建設,定期召開“樓院板凳會”,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協調解決鄰里糾紛、安全隱患、小區建設等問題200余件,力爭實現小矛盾化解在社區、大糾紛調解在街道、疑難矛盾不上交。“四服務、四關愛”工作法依托社區四大服務平臺,聚焦“一老一小”、零就業家庭、新就業群體等不同需求,開展個性化精準化服務?!叭ⅰ狈漳J綀猿帧叭罕婞c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通過常態化征集居民“微心愿”,組織黨員干部提供“微服務”,不斷匯聚社區“微治理”力量。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96次,直接受益群眾500余人,圓夢“微心愿”56個,多元服務共治共享格局日趨完善。

徑向評優,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加大督導考核力度,增強考核成效。出臺《永壽縣深化在職黨員下沉社區“雙報到、雙服務、雙管理”機制的十項措施》,堅持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黨員干部職工全員參與。將“雙報到、雙服務、雙管理”工作納入縣級部門(單位)基層黨建考核重要內容,賦予社區黨組織考核評價話語權。動態管理“雙報到”工作臺賬,對報到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頻次、服務事項如實記錄,作為機關和事業單位年度考核、評優評先和黨員干部評優樹模、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暢通職業發展渠道,科學培養使用。堅持梯隊培養、遞進使用的原則,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推薦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并通過法定程序擔任社區居委會主任。注重優先從公開招聘和具有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社區工作者中依法選任社區“兩委”成員,屆中補選時原則上從公開招聘的社區工作者中產生。

選樹宣傳先進典型,強化示范帶動。通過選樹典型,充分展示社區工作者的職業風采和良好形象,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社區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加大從優秀社區在職工作者中發展黨員、選拔優秀人才和表彰鼓勵的力度。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社區工作者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時間:2023-07-12 16:37:18 來源:咸陽黨建微信公眾號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