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橋區:“六字訣”全力推進干部作風能力提升
灞橋區圍繞省市“三個年”活動和“八個方面重點工作”部署要求,持續鞏固擴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成果,積極創新干部作風能力提升載體,著力通過念好“育、領、聯、講、賽、窗”“六字訣”,培育干部良好干事作風、錘煉干部過硬攻堅本領,教育引導全區上下在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人民群眾、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真抓實干、奮勇爭先。
以“育”為根本,學思踐悟強本領。堅持多方面、多渠道深化理論武裝,多環境、多崗位強化實踐鍛煉。圍繞提升干部“七種能力”“八項本領”,制定灞橋區干部教育三年行動方案,舉辦3期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班。開展“盡銳出征”行動,積極選派各方面優秀處級領導干部到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的市級牽頭部門跟班學習、跟崗履職。始終把急難險重任務最前沿作為考察檢驗識別干部的“主陣地”,推薦和選派堪當重任之才向重點項目建設一線任用,通過在干中學、學中干,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經驗弱項,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
以“領”為牽引,結對幫帶助提升。堅持以老帶新、領路助跑,多措并舉按下年輕干部成長“加速鍵”,縮短新進干部崗位“磨合期”。實行新錄用公務員“2+1幫帶”,為22名新錄用公務員配備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優秀科室骨干作為“入職導師”,堅持“月紀實、季考核”,設置“師徒”雙向獎勵,創造年輕干部成長良好環境。深化到村任職選調生“3+1”結對幫帶,出臺專項考核辦法百分制量化選調生到村任職工作實績,豐富年輕干部基層經驗。制定《加強優秀年輕干部發現識別、培養選拔工作的八條措施》,不斷健全優秀年輕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
以“聯”為紐帶,為民服務轉作風。堅持在密切黨群聯系中踐初心、轉作風、強擔當。啟動貫穿全年的“學習二十大,黨員在身邊”主題實踐活動,各機關單位黨組織每周確定半天,分批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包抓聯系的村組社區,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線運行“白鹿先鋒”志愿服務小程序,近萬名黨員和兩千余名志愿者注冊加入白鹿先鋒志愿服務隊,社區通過小程序發布健康義診、政策宣傳、免費理發、環境清理、秩序維護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需求,黨員(志愿者)線上報名、線下服務、線上積分、線下兌換,爭當先鋒為民服務,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以“講”為媒介,交流分享謀共贏。堅持在交流分享中提高業務水平、拓展視野胸懷、展現干部風采。聚焦深化沉浸式啟發式多維度干部教育培訓、拓展干部學習交流平臺目標,創新開設“灞水英才薈”系列公開課,首期公開課采取“主題演講+精準點評+現場問答”的方式進行,5名優秀科級干部聚焦“不斷推進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質效提升”主題進行了精彩講演,區級領導、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市區重點項目企業代表分別點評發言,講演后向主講人頒發黨校外聘教師證書,納入區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在全區上下引發熱烈反響。
以“賽”為驅動,同臺對弈促爭先。堅持在不同層級不同領域開展系列賽事,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千帆競發。舉辦第一期“摘星奪旗 紅橋匯能”基層黨建工作擂臺賽,7名街道分管領導圍繞“2023年基層黨建工作怎么干”,上臺談思路、講舉措,接受測評打分,現場頒發流動紅旗,褒揚肯定先進,鞭策鼓勵后進。組織開展灞橋區基層一線黨代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賽促學礪精兵”知識競賽活動,設置“精誠合作”“牛刀小試”“當機立斷”“險中求勝”等多個比賽環節和“我是黨代表”“憶黨史·猜紅歌”等互動游戲,有效激發代表履職活力和干事合力。
以“窗”為載體,積分打榜催奮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抓好“灞橋眼·作風窗”運用。強化對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的督導檢查和數據采集,每周通過區機關電子屏和信息專報打榜,公布重點項目建設、“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動等排名,展示受中省市表彰獎勵單位,公布重點工作紅黑榜,將亮榜內容作為《以過硬作風、優異成績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考核獎懲辦法》落實依據,切實通過亮出成效、宣傳典型、通報不足、獎優罰劣,讓先進者“出彩出鏡”、后進者“紅臉出汗”,倒逼干部作風能力持續改進提升,為高質量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突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