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鳳縣全面貫徹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和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推動農村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深化“四強四好”奪標“四美紅旗”,建強振興堡壘。運用系統化思維,在全縣深化“四強四好”機制開展奪標產業美、鄉風美、治理美、生活美“四美”紅旗村活動,細化5個方面41項考核評價指標,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全縣各村聚焦“三聯共建”聚力產業美,“文明實踐”引導鄉風美,“網格管理”推動治理美,“鄉村建設”服務生活美,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激發鄉村振興強大動能。鳳州鎮鳳州村入圍中組部第三批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雙石鋪鎮興隆場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黃牛鋪鎮三岔河村榮獲省級集體經濟示范村。
聚力“三聯共建”探索“五種模式”,發展集體經濟。搭建“縣級專業公司+鎮級服務中心+村級合作社”三級架構,形成村社聯建模式;堅持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形成村村聯建模式,推動農村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組織聯建、人才共育、互利共贏為重點,形成村企聯建模式,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8個,66家企業與村“聯姻”,66名企業管理人員和村干部雙向掛職,實施聯建項目206個。同時,逐步形成了產業帶動型、資源開發型、服務創收型、農旅融合型、區域合作型五種產業發展模式。2022年,預計集體經濟年收入低于5萬元的村將清零,全縣6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額預計達2255.2萬元,其中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10個,100萬元以上的村3個;全縣村集體經濟利潤預計達1164萬元,同比增長60%。經驗做法被《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鄉村振興雜志》、《陜西日報》等中省媒體專題報道,同時入選全省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評選。
突出“網格管理”構建“一網四化”,推動鄉村治理。作為寶雞市唯一的省級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鳳縣構建“標準化建設、網格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一網四化”機制,建立“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村民小組)—黨員聯系戶”農村網格,2400多名有能力黨員與所有農戶建立聯系,全面推進“干部下沉”、“十小自治”、“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等工作。開發“鳳凰家園app”搭建數字化、智慧化網格管理平臺,推行村級“陽光事務”工程,實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深化“236”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三治融合”鄉村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建立“五同步”管理機制,確保“三落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駐村干部、村“兩委”、鎮黨委、定點幫扶單位、縣鄉村振興干部管理辦公室“五同步”管理機制,全面壓實縣委組織部和縣鄉村振興局、鎮黨委、村“兩委”、派出單位、駐村第一書記“五方責任”,制定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機制,夯實村干部“五重保障”,明確重點任務清單,持續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不斷提升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水平及成效。目前,全縣45個駐村工作隊136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沉得下、融得進、干得好,先后提拔使用優秀駐村干部73名;全年落實駐村工作經費191萬元,撥付村級辦公經費139.5萬元,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