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縣:加強績效考核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公務員隊伍
今年以來,太白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堅持教育與監督共抓,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全面提高能力素質,著力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守好“進”的關口,力促隊伍結構“向優”。堅持引進“源頭活水”,以改善公務員隊伍結構、提高能力素質為重點,立足縣情實際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綜合分析研判全縣公務員隊伍專業結構、文化程度、年齡層次、人員增減、性別比例,按照缺什么、補什么、招什么的原則,科學制定公務員招錄計劃,合理設置招錄崗位和條件,讓招錄更符合發展所需、工作所需、崗位所需。2022年,突出公務員錄用政治考察正負面清單,嚴格政治標準,登記調任公務員9名,錄用公務員37名。同時,持續推進公務員交流輪崗工作,進一步激發公務員隊伍活力,實現人崗相適、職崗相應、能崗匹配。
拓展“育”的渠道,力促干部素質“過硬”。堅持培育“專才硬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公務員教育培訓的“第一課程”,分級分類實施“思想破繭”和“礪能”計劃,拓展鍛煉平臺,多元培養教育,不斷提升公務員培訓的精準度。采用“線上培訓+線下實踐”、“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等方式,舉辦黨員發展對象、公務員初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專題培訓班15期;組織57名黨組織書記和140名領導干部赴浙江考察學習,選派26名干部到徐州、重慶、湘潭等地掛職鍛煉;抽調270名干部奔赴重點項目、鄉村振興等工作一線淬火鍛煉,大力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把緊“管”的手段,力促制度規范“從嚴”。堅持暢通“晉升之路”,牢固樹立重實績重實干重擔當的正確用人導向,把職務與職級并行作為激勵公務員擔當作為的重要手段,以“五個優先”、“五個暫緩”原則為遵循,樹立“重德、實績、一線、清廉”的鮮明導向,將晉升名額向疫情防控一線、重大項目一線、鄉村振興一線傾斜,科學合理統籌使用職級職數,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今年開展職級晉升2次,晉升公務員職級105人。同時,穩步實施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嚴格工作程序和流程,認真審核把關,初次晉升七級職員38人、八級職員72人。深入推進人民警察、法檢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全面實施執法勤務、警務技術職級序列改革,法官、檢察官單獨序列,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書記員職級序列全面推行,司法人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加強專業化建設,增強職業榮譽感、使命感。
豐富“勵”的載體,力促激情擔當“有為”。堅持做實“激勵關愛”,認真貫徹《公務員獎勵規定》,精準落實各項工資福利政策,及時做好“兩年升檔”、“五年升級”工資普調、工資套改及晉升;督促落實公務員帶薪年休假制度,及時兌現鄉鎮公務員工作補貼,按照偏遠鎮595元、較遠鎮545元、其他鎮495元的標準對7個鎮全部落實到位;及時獎勵疫情防控一線先進個人80名,先進集體15個;嘉獎公務員217名,記功35人;年內提拔重用干部48人,一線占比56%。嚴格落實公務員帶薪年休假制度和定期體檢制度,切實維護公務員合法權益。實施關愛干部專項計劃,每年從縣管黨費中列支專項資金,重點對因公傷殘、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導致家庭困難的干部給予關心和幫扶,解除后顧之憂,讓公務員干事創業更有溫度。
樹立“考”的導向,力促發展活力“充盈”。堅持考準“干部日常”,以公務員績效管理試點為契機,聚焦公務員日常“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建立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把公務員平時業績考核作為績效管理的核心工作,突出頂層設計、目標導向、示范帶動,建立太白縣績效管理信息平臺,實行“周紀實+月匯報+季點評+年評定”,全縣51個部門1640余名干部全部參與績效管理,讓“指揮棒”真正“動”起來。今年以來,通過績效管理考核,對在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等領域業績突出的200余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在年度考核獎金分配上,提取參評人員獎金總額的10%-20%獎勵優秀人員,各單位績效考評優秀比例不超過參評人員總數的40%,2021年下半年兌現結果統計,全縣最高與最低獎金差別2664元,打破了“大鍋飯”,有效激發了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堅持量力“創新創優”,依托全國公務員管理系統、干部(績效)考核應用管理系統,建立太白縣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系統、績效管理信息平臺,堅持公務員業務辦理、績效考核線上線下雙向同步,推進工資變動提醒、工資智能演變、檔案電子生成,讓公務員轉任、職務職級變動、培訓、基本信息維護等日常業務更加高效便捷,不斷提升公務員“進、管、出”各個環節的動態管理、精準管理、智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