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三措并舉破解“三無”小區治理難題
今年以來,柞水縣瞄準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城市基層治理短板,堅持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工作,夯實工作責任,建強支部堡壘,做精做優服務,推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夯實責任,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縣委扛牢總攬全局責任,成立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的“三無”小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30名縣級領導帶頭一對一包抓,30個牽頭單位聯合57個配合部門具體包抓。制定《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實施方案》,建立“周研判、月調度”“分組打擂臺”機制,先后召開聯席會1次、研討會2次、推進會1次、研判會5次、“擂臺賽”3期。縣委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三無”小區治理工作優勢,積極發揮高位推動作用。
建強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加強對“三無”小區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對30個“三無”小區單獨建立黨支部28個、聯合組建1個。選優配強小區黨組織書記29名、委員58名,建設黨群服務工作站29個,實現了“三無”小區黨組織全覆蓋。統籌小區黨員群眾力量,組建業主委員會、網格管理隊伍、志愿服務隊、應急處置隊等專項服務隊伍,引導其擔當盡責,服務小區治理,開展環境整治等活動270余次。黨支部自覺扛牢服務基層群眾和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責任,動員包抓單位,累計投入改善提升資金1589萬元,新裝監控設備163套,改造墻面27萬平方米,拆除違建7521平方米,規劃停車位966個,打造居民活動場所42處,實現小區空間拓展、改頭換面、環境美化的“三大提升”,讓居民真切感受小區“面子”與“里子”同步提升。
做優服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新落實“吹哨報到”制度,通過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小區“吹哨”黨員“報到”,87個單位和720名黨員主動報到,參與小區環境整治、政策宣傳、疫情防控等活動,累計解決居民實際困難299件。以小區居民黨員為主體,以下沉小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為補充,成立黨員突擊隊30支,通過開展“敲門行動”、24小時值守、組織全員核酸、排查信息建立人口信息庫等實際行動,織牢疫情防控網絡。堅持向小區派駐工作隊,從包抓單位、鎮(辦)選派第一書記38名、工作隊員115名,引導小區黨員共同參與,廣泛征求居民對“院落自治”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摸排群眾的需求,建立責任、服務臺賬,明確115黨員干部對重點關注戶進行“一對一”結對聯系,實現平時有人管、難時有人幫,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