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隴縣堅持以抓黨建促振興為統領,深入開展產業美、鄉風美、治理美、生活美“四美”紅旗村創建活動,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激發鄉村振興“紅色動能”。
實施“三聯共建”,創建“產業美”紅旗村。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在奶山羊、烤煙、蘋果等產業合作社成立15個黨支部,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借助“萬企興萬村”契機,大力實施村村聯建、村社聯建、村企聯建“三聯共建”行動,102戶企業與104個行政村結對聯建,促進村企抱團發展,帶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100萬元以上“示范村”6個,50萬元以上“經濟強村”18個。組建香菇、奶山羊、蘋果3支產業人才服務團,深入產業發展一線幫助群眾解決生產、技術、銷售方面難題,強化產業發展人才支撐。
評樹“身邊榜樣”,創建“鄉風美”紅旗村。深入開展“文明鄉風·美麗家園”創建,建成店子村、坪頭村等10個村史館,讓廣大群眾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創新開展忠孝明星、誠信明星、仁義明星、正氣明星、明理明星“五星明星”評選活動,堅持每年評選表彰一批“草根明星”和“身邊榜樣”,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有效遏止了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陋習,涌現出孝老敬親“中國好人”邢玉龍、見義勇為“陜西好人”張有智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推動村風民風持續向善向好。
推行“陽光村務”,創建“治理美”紅旗村。以規范干部用權、深化村務公開、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對村級重大事項、日常性事務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權力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建立“小微權力清單”,明確村級組織43項事項清單和村級班子主要負責人26項責任事項。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完善“一約四會”,大力推行“鄉賢議事、板凳說事、民主理事”民主管理機制,定期公開黨務村務,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探索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協商新路徑,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涂亮“鄉村底色”,創建“生活美”紅旗村。堅持軟硬件機制同步抓,環境文明互促進,推進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資5000萬元,發動干部群眾5.1萬人次,清理垃圾5003噸,實施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和廁所革命“三大行動”,打造“家園凈、鄉村靚、環境美、人和諧”的秀美鄉村,天成鎮范家營村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天成鎮張家山村和東南鎮紙溝村榮獲“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秀美環境成為鄉村振興最靚麗的“底色”,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